书本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都市小说 >修行宝典 > 第1章 道不轻传

第1章 道不轻传(1 / 2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
在前三卷之中,所讲述的内容乃是针对普罗大众的讲的道。要知道,人类往往容易受到自身欲望与念头的驱使,从而倾向于去做出那些仅仅对于当下的自己看似有利可图之事。这就好比一只猴子,当您将金钱和香蕉同时放置在它面前,并要求其二者择一之时,那猴子定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香蕉。原因无他,只因它并不知晓金钱能够购买到数量更为可观的香蕉。

同样的道理,当我们向人们传授道法之时,如果让他们在纯正的道法以及所谓的旁门左道之间作出抉择,那么绝大多数的人必定会不假思索地选取旁门左道。毕竟,这些旁门左道似乎能够迅速给予他们某种短暂性的满足感。然而,正统的道法却截然不同,修行正法需要人们付出艰辛的努力与持久的坚持,且在短期内并不会带来任何显而易见的满足或回报。

正因如此,即便是大道这般珍贵无比、至高无上的法门,有时亦需加以适当的“包装”,以使其更易于为众人所接受和理解。不过,待到了第四卷这个章节往后,情况则发生了显着的变化。自此开始,此处所讲授的内容乃是专门面向那些已然真正觉醒之人。至于尚未觉醒者,则暂且不宜涉猎其中。这就如同小学阶段的学生尚无法学习大学课程一般,强行为之不但难以汲取到有价值的知识养分,反而极有可能令其丧失继续修炼精进的信念与动力。

所以前三卷还没有完全看懂的读者可以从头开始阅读本书了,后面的内容可能不太适合您。

返回首页,返回首页………………

**********

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,许多人如同在迷雾里徘徊的行者,懵懵懂懂地度过一日又一日,被世俗的浪潮裹挟着,追逐着功名利禄,却未曾停下脚步,叩问内心真正的渴望。然而,总有一些特殊的时刻,命运的闪电划破黑暗的天幕,一道光,照亮了灵魂深处的角落,于是,人觉醒了。有人是在极度痛苦中觉醒的,也有人是在看透一切后觉醒的。倘若有人宣称知晓某种能够令人觉醒的法门,那么这种所谓的方法十之八九乃是旁门左道罢了!要知道,真正的觉醒往往都是在毫无征兆、出人意料的时候悄然降临的。越是绞尽脑汁地去刻意追寻,反而越难以触及那神秘的觉醒之门;反之,若是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,不去过分执着与强求,或许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,觉醒之光便会不期而至。

这并非意味着修行一无是处,恰恰相反,通过持之以恒的修炼和磨砺,我们能够不断提升自我,为觉醒积累足够的底蕴。然而,关键在于不能将全部心思都放在对觉醒的渴求之上,以至于忘却了生活中的其他重要事务。只需专注于做好自己分内之事,秉持着正直善良的心性,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,当自身的素养和境界达到一定高度时,觉醒自然水到渠成。

觉醒,只要经历过了,就不会再回到从前。当人从浑浑噩噩的状态中苏醒,就如同种子突破了坚硬的外壳,向着阳光和天空奋力生长。这是一个痛苦而又充满希望的过程,意味着要打破旧有的认知和习惯,告别那个被世俗定义的自己。

修行就是回归之旅,也被称作返本归真。在这之前,我们在尘世的喧嚣中迷失,沾染了太多的欲望、虚荣和浮躁,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。而修行,便是一步一步地回溯,寻找最初的纯净与质朴。就像一条河流,无论中途经历了多少曲折,绕过了多少山川,最终的归宿都是那片广阔的大海。

在修行的道路上,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和阻碍。有时候,我们会因为急于求成而陷入刻意的修行之中。为了达到某种境界,机械地遵循各种规则和教条,却忽略了内心的感受。然而,真正的修行并非如此。当我们逐渐深入,就会明白,一切刻意的修行都只是暂时的手段,最终都要自然而然地解除。就如同孙悟空戴上紧箍咒,起初是为了约束他的魔性凶性,但随着取经之路的磨砺,他的内心发生了蜕变,当他真正领悟了佛性,紧箍咒便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。他不再需要外在的束缚,因为他的内心已经充满了慈悲与智慧,达到了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。

后面我要开始讲述觉醒后的修行了,没有觉醒的读者可以从头开始阅读本书了,后面的内容可能不太适合您。

返回首页,返回首页………………

**********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