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01章 阴差阳错的躲过一劫(1 / 2)
感谢书友:“风起叶落雪”的盟主打赏!
欠债太多,慢慢加更,感谢支持!
……
吏部的职责很专一,管人!
年底了,蹇义要汇总一下今年吏部的数据,然后向朱棣汇报。
数据,这个原先让人看着头痛的东西,如今在介入更简洁的表格和图形之后,看着一目了然。
蹇义暗自感慨着科学在朝政中的应用,把表格放下问道:“各地的小吏今年都没有出缺,还有的增加了不少,这是何故?”
左侍郎说道:“大人,原先的小吏大多是些考不上功名的读书人,还有些是当地自己招的闲杂人等,有的傲气就不愿意干,下面缺额不少,而且小吏需要地方自筹饷银,所以都有些谨慎。”
“只是这两年以来,各地的商贸开始有了改观,所以地方的收入多了些,特别是那些大县也敢多养些小吏去办事了。”
所谓的商贸改观,这玩意只能占一半的功劳,而另一半,蹇义很清楚。
“看来商税大增啊!当初大伙儿都说兴和伯在鼓舞商贾,是钻到钱眼子里去了,商税更是被说成是杀鸡取卵,与民争利,如今看来还是有好处的。”
左侍郎笑道:“大人,对于那些做小生意糊口的人来说,当然是杀鸡取卵,与民争利,所以户部定下了规矩,低于多少收入的不收税,所以那些话不需要说清楚,越含糊越好,这样可以让下属不容易猜到自己的心思,也可以在事情变坏后推卸责任。
华夏语言博大精深,一句话换个人来说,换个语气来说,里面的含义都不一样。
蹇义就是此中高手,不然也不会占据吏部尚书这个位置多年。
左右侍郎出去都没说话——高手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。
于是吏部出去了几个小吏,他们去了顺天府。
顺天府对吏部很尊重,府尹亲自接见。
“最近下面的小吏增加了不少,只是来源有些杂,这对大明的长治久安不是好事啊!”x1
丢下几句话,几个小吏就走了。
嚣张啊!
顺天府府尹笑呵呵的把他们送到大堂外,等看不到背影后,笑容还在,可说的话却不是那么动听了。
“什么狗屁的来源不明!不就是看到有些精通计算、懂的不少的科学子弟进了衙门吗?我呸!他蹇义也不想一想,些许小吏算什么?哎!咱们这边有多少这样的小吏?”